2010年可谓是中国紧固件内销市场风生水起的一年。全球经济的复苏,宏观政策的刺激,刚刚公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的反弹,再次印证中国经济将要回暖的判断,中国紧固件内销市场的巨大潜能也有望进一步释放。然而,随着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、原材料价格上涨、劳动力成本增加、土地厂房租金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,我国紧固件产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逐渐弱化,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……
尽管如此,大大小小的紧固件企业依旧为了各自的销售目标摩拳擦掌,暗自较劲,力图一争高低。可见,中国紧固件行业的博弈竞争日益白热化,中国紧固件产业格局正悄然变化,中国紧固件企业该如何应对?
于近日发布的《2010~2012海盐县紧固件产业转型升级规划》指出海盐紧固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开拓内需,使内销比例达到40%左右。同时,在今后三年内,海盐紧固件将向汽车、高速铁路、航空航天、核电、石化和风电产业进军。
除了海盐紧固件企业外,据笔者了解,这场金融危机和频发的反倾销,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紧固件出口企业发现,外销之路其实潜藏着巨大的风险,于是乎,不少出口企业纷纷调转船头,对准内销市场发起攻势。而一些颇具实力的内销企业则反其道而行之,把目光投放到世界,在继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,也开始试水海外市场。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,但如何才能打通国内外两个市场,走上“内外兼修”之路呢?